電動車降成本仍是首要任務 電池成本探底放緩換電帶來曙光

時間:2021-06-15 11:05來源:中國汽車報 作者:趙瓊
點擊:
  2021年正在成為新能源汽車產業(yè)發(fā)展的拐點。補貼退坡之后,新能源汽車產業(yè)加速從B端市場向C端市場滲透,并進入了“躍遷”階段。根據中國汽車工業(yè)協(xié)會公布的數據,2021年1~4月,新能源汽車銷量為73.2萬輛,同比增長2.5倍。其中,純電動汽車的銷量為61.5萬輛,同比增長了2.8倍。可以看到,今年新能源汽車產銷總體表現好于行業(yè),持續(xù)刷新當月歷史紀錄,月度產銷保持在20萬輛以上。
 
  不過,自開展“十城千輛”新能源汽車推廣活動以來,電動汽車降成本一直是行業(yè)探討的熱點話題。對于電動汽車來講,用戶體驗一直都面臨著一個難以平衡的“三角關系”——成本可控、續(xù)駛無憂和補能便捷這三者不可能同時滿足。當下,電動汽車的基礎設施建設在逐步完善,車企也在不斷推出長續(xù)駛產品。然而,降成本依舊是伴隨電動汽車發(fā)展的首要任務,在新能源汽車產業(yè)正形成規(guī)模優(yōu)勢的市場驅動因素下,還面臨著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影響,車企正在積極探索創(chuàng)新模式,力求有效降低電動汽車成本。
 
  原材料價格上漲成限制因素
 
  2021年一季度對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(yè)來說,是一個里程碑式的節(jié)點,究其原因在于今年3月,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突破10.8%,上海地區(qū)的占比更是達到了31.1%。“銷量占比突破10%的背后,大部分都是私人用戶購買,而不像前幾年,以營運車輛為主。”蔚來汽車創(chuàng)始人、董事長兼首席執(zhí)行官李斌表示:“一旦(規(guī)模)過了某個點,電動汽車的普及速度就會加快。”根據《新能源汽車產業(yè)發(fā)展規(guī)劃(2021~2035年)》),到2025年,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要達到新車銷售總量的20%左右。李斌還表示這個目標可能會提前實現。
  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逐步提高,正成為動力電池降成本的市場驅動因素。根據摩根士丹利的研究報告,未來10年電動汽車的價格有望持續(xù)下降,最終降至每輛5000美元左右(約合人民幣3.25萬元),相當于當前售價的1/10。不過,作為電動汽車的核心零部件,動力電池成本占整車成本的30%~50%,即使電動汽車的逐漸規(guī);癁榻党杀咎峁┝藯l件,但當下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卻成為其制約因素。
 
  根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(yè)創(chuàng)新聯盟發(fā)布的數據,1~3月,我國動力電池裝車量累計達23.2GWh,同比上升308.7%。在動力電池裝車量飛速上漲的同時,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也在不斷上漲。自2021年年初開始,鈷價一直在大幅上漲,之后穩(wěn)定了一段時間,近期又有重回上漲態(tài)勢的苗頭。不僅如此,三元正極材料、負極材料漲價也是一觸即發(fā)。
 
  記者了解到,雖然目前三元鋰電池原材料價格和此前相比有所回落,但仍居高位,磷酸鐵鋰的價格仍然沒有回落,六氟磷酸鋰持續(xù)漲價更是推高了電解液價格。據統(tǒng)計,自2020年9月以來,六氟磷酸鋰價格大幅上漲,從7萬元/噸上漲至20萬元/噸,漲幅近200%。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的上漲,讓電動汽車降成本成為了一個“偽命題”。更是有行業(yè)人士表示,整體來看,目前電動汽車價格不上漲就已經不錯了。
 
  0.4元/Wh電池包成本可追平燃油車
 
  其實,如果將時間跨度拉長來看產業(yè)發(fā)展,在電動汽車降成本方面,當下的動力電池成本與2019年、2018年相比已經有大幅度的下降。李斌表示:“刀片電池或CTP(無模組電池包)技術以及磷酸鐵鋰技術的發(fā)展,把電池成本的底給試出來了。”近年來,動力電池技術持續(xù)提升,目前比亞迪推出了刀片電池,蜂巢能源發(fā)布了無鈷材料電芯和方形疊片工藝,國軒高科也推出了JTM產品(卷芯到模組)。
 
  其實,不管是CTP技術還是刀片電池,都改變了動力電池的整個結構,進而使得其在制造工藝方面的成本有所下降。記者了解到,采用全新CTP技術的無模組電池包,相較于目前市場上的傳統(tǒng)電池包,體積利用率提高15%~20%,零部件數量減少40%,生產效率提升50%,投入應用后大幅降低了動力電池的制造成本,更是使得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上升到200Wh/kg以上。
  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此前表示,現階段,純電動汽車在技術方面已經取得了較大的進步,目前動力電池成本已經降到了0.6~1元/瓦時。此前,動力電池創(chuàng)新技術聯盟在年度工作會議上提到,三元電池單體比能量從2012年的150瓦時/公斤提升到近300瓦時/公斤,三元電池銷售價格下降至0.7元/瓦時。磷酸鐵鋰電池單體能量密度從2012年的100瓦時/公斤提升到180瓦時/公斤,銷售價格降到0.6元/瓦時。
 
  此前蔚來公布的一季度業(yè)績報告顯示,一季度汽車銷售毛利率達到了21.2%。李斌表示,正是動力電池成本的下降,蔚來毛利率才有提升的機會。不過,有行業(yè)人士指出,像蔚來這樣的高檔車型,降低動力電池成本比其他中低檔車型更容易。
 
  “經過近十年發(fā)展,電池單價下降近90%。目前來看,后續(xù)仍有一定的下降空間。當電池整包單價達到0.4元/Wh時,或將是純電動整車初置成本追平同級燃油車的拐點。”上海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朱軍表示。此外,朱軍提到,上汽集團將采用寧德時代電芯,自己生產電池包,第二代電池包技術能做到0.7元/Wh,在電動汽車成本方面暫時還無法追平同級燃油車。
 
  換電成降成本“香餑餑”
 
  朱軍提到,上汽集團的自主品牌榮威和MG銷量已經突破50萬輛,但沒有回收1個舊電池。“很多機構和公司要和我們合作搞電池回收,不過都沒辦法進行。因為電池所有權不是我們的,已經賣給用戶。我們只能追蹤,很難追回。”
  在動力電池成本拐點還未到來之時,企業(yè)正在積極尋求有效降低成本的解決途徑,換電成為車企目前關注的焦點。
 
  隨著電池技術進步,C端和B端的使用習慣都無法充分挖掘電池的日歷壽命和循環(huán)壽命價值。朱軍表示,可以通過創(chuàng)新商業(yè)模式,提升電池利用率,降低使用成本;充分挖掘電池全生命周期的使用價值。他還提到,可以通過車電分離模式降低采購成本,通過為電池提供升級機會,提升二手車殘值。
 
  蔚來在去年發(fā)起成立了全球第一家電池資產公司——蔚能電池資產公司,現在用戶從蔚來購車,從電池資產公司租電池,電池資產公司負責運營電池資產。這樣不僅充分挖掘了電池的價值,還降低了消費者的購車成本。朱軍很贊成車電分離的銷售方式:“這樣能使消費者初次購車成本大幅下降,并且為電池的安全管理帶來很大的便利。”
 
  記者了解到,專攻換電的奧動新能源已經與北汽、上汽、長安、廣汽、一汽、東風等主流車企合作開發(fā)和投放換電車型,目前已有多家車企、多款車型共享奧動20秒極速換電。奧動新能源還將在中國石化網絡中布局換電站。據悉,“十四五”期間,中國石化將在全國規(guī)劃布局5000座充換電站。
 
  不過,在換電這條路上,電動汽車先驅特斯拉已經徹底放棄了。在朱軍看來,換電站普適性差,他表示:“畢竟市面上的電池規(guī)格太多,換電站根本做不到全覆蓋。”
 
(責任編輯:子蕊)
免責聲明: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與中國電池聯盟無關。其原創(chuàng)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,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、文字的真實性、完整性、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,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。
凡本網注明 “來源:XXX(非中國電池聯盟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,請在一周內進行,以便我們及時處理。
QQ:503204601
郵箱:cbcu@cbcu.com.cn
猜你喜歡
專題
相關新聞
  • 產能小、成本高、電力技術威脅 氫炒作是如何失敗的?

    分析認為,問題不僅僅是擴大氫氣生產比預期更困難,氫能實際用途日益增長的不確定性也是一大問題。如今,包括電熱電池和熱泵等基于電力的技術已經快速發(fā)展,成為除了氫能以外的可選項。而如果這些電力技術繼續(xù)發(fā)展,2050年碳排放清零目標中氫氣的作用可能只有
    2024-05-21 09:50
  • 氫能產業(yè)步入加速發(fā)展期,綠氫成本降低成關鍵

    東方證券最新研究報告指出,隨著“十四五”規(guī)劃對氫能的高度重視與政策密集出臺,中國氫能產業(yè)正迎來全面發(fā)展加速期。氫能作為戰(zhàn)略性脫碳能源載體,已被納入國家能源發(fā)展戰(zhàn)略,其在能源轉型和實現凈零碳排放目標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。
    2024-04-26 08:36
  • 電動車成小區(qū)安全“定時炸彈”?氫能或是破局之道

    近年來,電動車頻頻引發(fā)安全事故。電梯內電動車突然爆炸、鋰電池室內充電瞬間爆燃等事故不在少數。家用電動設備的安全問題越來越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。
    2024-02-26 08:47
  • 仍是一哥,寧德時代在被誰蠶食?

    從57到52,動力電池行業(yè)洗牌遠沒到盡頭。 綜合各方數據,2023年,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949.5萬輛,同比增長37.9%。其中,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為773.6萬輛,同比增長36.2%,全年滲透率為35.7%。 高增長的新能源汽車行業(yè),帶動動力電池裝車量不斷走高,2023年
    2024-01-24 09:44
  • 歐盟批準德國補貼企業(yè)建電動車電池廠

    歐盟委員會8日批準德國一項總額為9.02億歐元的國家援助計劃,支持瑞典北方伏特公司在德國建立電動車電池廠,以應對美國《通脹削減法案》對歐洲工業(yè)的挑戰(zhàn)。
    2024-01-10 09:21
  • 德國提前取消電動車補貼 中國車企、電池廠最新回應來了

    近日,面臨預算危機的德國政府提前結束了“環(huán)境獎金”計劃,該計劃是德國政府針對C端電動車銷售的補貼,此舉意味德國電動汽車補貼計劃于本周全部結束,原計劃實施到2024年底。
    2023-12-20 17:47
  • 全球電動車品牌紛紛成立電池回收公司 意欲追趕我國步伐

    各國頻出政策推動,電動車電池回收產業(yè)的新機會在哪里?
    2023-12-20 17:39
  • 歐洲行業(yè)組織報告:歐洲車企在電動車電池原料競爭中“落后”中美對手

    據英國《衛(wèi)報》12月4日報道,總部位于布魯塞爾的歐洲運輸與環(huán)境聯合會(T&E)當天發(fā)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,歐洲汽車制造商只獲得了滿足到2030年銷售目標所需電動汽車電池關鍵原材料的六分之一,遠遠落后于美國的特斯拉和中國的比亞迪,“這一情況凸顯了對綠色
    2023-12-05 10:43
本月熱點
歡迎投稿
聯系人:王女士
Email:cbcu#cbcu.com.cn
發(fā)送郵件時用@替換#
電話:010-56284224
在線投稿
微信公眾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