瑞典研發(fā)新型硅陽極鋰電池 可創(chuàng)造低成本大規(guī)模的生產工藝

時間:2021-02-22 10:10來源:微鋰電 作者:綜合報道
點擊:
       使用石墨作為負極材料的背后,是當今鋰離子電池的許多限制。雖然是一種可靠的材料,但石墨的理論容量相對較低,以及在高電流密度下失去這種容量的傾向,是阻礙商用鋰離子電池容量和性能重大改進的兩個因素。
 
       硅是研究人員爭相關注的幾種新負極材料之一,它的理論容量約為石墨的十倍,當然有很大的潛力。然而,在電池循環(huán)過程中,硅容易膨脹繼而分崩離析,導致性能迅速下降。
 
       研究人員已經(jīng)發(fā)現(xiàn)了各種解決方法,包括一開始就使用硅多孔,或者使用碳納米管的“支架”結構。然而,在這個研究的早期階段,很少有人關注所研究的工藝的成本或潛在的可擴展性。
 
       瑞典中部大學的科學家們希望解決這個問題,他們研究了一種硅陽極生產的新工藝,即利用“氣凝膠”工藝將納米大小的硅顆粒涂在石墨片上。利用這種工藝,他們生產出了一種陽極,在每克100毫安時的電流密度下,其比容量為455毫安時(mAh/g-1),庫侖效率為97%。關于這種陽極的工藝和特性的細節(jié)發(fā)表在《科學報告》中,論文為《高性能鋰離子電池的硅納米石墨氣凝膠基陽極》。
 
       該陽極依靠石墨作為添加劑來提高電導率并連接微小的硅納米顆粒。在第一個周期,陽極的容量達到1050 mAh/g-1,接近硅的理論極限。30次循環(huán)后,這一數(shù)值迅速下降到初始值的57%,100次循環(huán)后下降到52%。研究人員指出與原始硅、研磨硅或熱處理硅的結果相比,這是一個重大的進步。在第一個循環(huán)時,陽極的比能量被測得為787瓦時/公斤(Wh/kg),200次循環(huán)后下降到341.25Wh/kg。
 
       雖然其他方法在容量保持方面表現(xiàn)出更強的結果,但研究人員在此指出,這些方法往往依賴于復雜或昂貴的工藝,不適合大規(guī)模生產。研究人員表示:“硅納米顆粒通過氣凝膠制造路線從硅粉末和納米石墨使用聚乙烯醇(PVA)生長在納米石墨片上,方法簡單,成本效益高,可擴展,不需要昂貴的設備進行合成。在這項研究中,我們表明基于這種結構制備的電極顯示出高比容量和循環(huán)穩(wěn)定性,因此是一種潛在的具有成本效益的硅基陽極方法。”
 
(責任編輯:子蕊)
文章標簽: 電池 硅陽極鋰電池
免責聲明: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與中國電池聯(lián)盟無關。其原創(chuàng)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(jīng)本網(wǎng)證實,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、文字的真實性、完整性、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,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。
凡本網(wǎng)注明 “來源:XXX(非中國電池聯(lián)盟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(wǎng)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(wǎng)聯(lián)系的,請在一周內進行,以便我們及時處理。
QQ:503204601
郵箱:cbcu@cbcu.com.cn
猜你喜歡
專題
相關新聞
本月熱點
歡迎投稿
聯(lián)系人:王女士
Email:cbcu#cbcu.com.cn
發(fā)送郵件時用@替換#
電話:010-53100736
在線投稿
企業(yè)微信號
微信公眾號